• 简体
  • 繁體
  • 微信:136 9193 0619
    當前位置: 主页 >> 风水资讯 >>

    “鼎”的来历及作用

    來源:中國高端風水網作者:中國高端風水網2022-09-23 10:49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鼎的传说和作用

      黄帝打败炎帝后裔虽尤,便铸一鼎来纪念那惊魂动魄的战争。铸鼎过程中得老虎、豹子、飞禽及四方鬼神、奇禽怪兽守护。所以,此鼎并非凡鼎。

      另黄帝铸造天地人三鼎,而夏禹铸九鼎代表九州来作镇国之宝。所以,鼎可作为改运的辅助品。若写字楼放之,能够增强权利,令部下乖乖听话,言计听从。

      因此鼎也是镇宅之宝。

    风水资讯目錄

    上一篇:龙龟的简介和风水功效

    下一篇:泰山石敢当简介及风水上的作用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预测须知

        汪春霖大师善用梅花易术及六爻预测术为求测者进行预测,有时候不用起卦,只看外应就能即问即答,铁口直断,而且精准无比。但由于预测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时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预测结果仅供参考。如需预测,务请了解以下几点,以期心诚则灵之效。
    1、不诚不占 没有强烈的意念和诚恳的态度,占卦是不灵验的。
    2、可以自己摇卦,也可在电话中让卦师摇卦。如自己摇卦,须遵循卦师的指导。
    3、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意念。比如,在路上想着让卦师预测某事,而到了卦师处,又改变主意,让卦师测另一件事。而最先摇出的卦往往是对应最先想到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不用摇卦,卦师根据外应(即周边情形之变化)也可以预测。预测案例中就有不少外应预测之实例。   
    粤ICP备17001146号
  • Email : hkhefs@gmail.com
    香港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84-86号章記大厦
    深圳地址:寶安區西鄉街道前進二路美蘭商務中心
  • 與助理咨詢聯系

  • 与大师直接沟通

  • 與助理聯系

  • 与大师沟通

  • 本站业务

  • 风水勘测风水培训
  • 易经预测预测培训
  • 选号改号起名改名
  • 看相算命择日择时
  • 微信扫码,加客服咨询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 粤ICP备17001146号